張秋英[作物育種專家]

張秋英[作物育種專家]

張秋英,女,福建省福州人,研究員,作物育種專家。1982年1月福建農學院農學系畢業分配在福建省農科院稻麥所麥類研究室,1993年、1997年任麥類研究室副主任、主任,2003年調任福建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,從事大小麥研究,曾先後兼任福建省糧油作物學會理事、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、中國大麥專業委員會委員,先後參加國家六五、七五、八五多項小麥育種攻關研究,主持福建省大、小麥協作攻關等研究,1997年獲省“三八紅旗手”榮譽稱號,1998年入選省“百千萬人才工程”。

基本信息

科研情況

主要成果

“小麥新品種福繁904的選育”、“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進行輪迴選擇提高小麥抗赤霉病性的研究”和“大麥新品種閩誘3號的選育和套用”分別獲1991、1995、2001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(第3、3、1名),“太谷核不育小麥的發現、鑑定和初步利用研究”獲199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(參加,二級證書),開展的“秋水仙素套用於大麥育種研究”入選《中國95科學研究成果選》叢書,新近培育的大麥新品種“閩麥02”於2004年通過福建省認定,該品種籽粒產量比目前我省主栽品種莆大麥5號增產1成左右,一般大田畝產300公斤,其麥苗繁茂性好、生長快、生物量高、品質優,適於麥苗營養開發以及奶牛冬季牧草等利用。

主要著作

建議有關資料顯示,張秋英先後在《麥類作物學報》、《國際小麥遺傳改良論文集》、《中國農學通報》、《大麥科學》、《中國種業》、《福建農林大學學報》、《福建農業學報》、《中國大麥論文集》等刊物上發表“秋水仙素套用於大麥育種的初步研究”、“平陽黴素誘導小麥農藝性狀變異的研究”“利用Ta1基因創造小麥抗赤霉病新種質的研究”、“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輪選目標群體改良晉麥2148的初步研究”、“提高小麥抗赤霉病鑑定效果的研究”、“大麥草營養的開發利用研究”、“福建省麥苗生產產業化前景分析”、“麥苗營養對生命機體健康影響的探索”、“大麥新品種閩誘3號的選育與利用”、“大麥新品種閩麥02的選育與生產示範”等研究論文30多篇,參加《華南小麥品種志》、《中國小麥品種目錄》、《中國小麥品種改良及系譜分析》的編寫。  

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

研究員。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,主要從事耕作與栽培學教學和栽培生理與菜用大豆育種研究工作。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,參著2部。主持科研項目多項。獲黑龍江省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6項。

教育簡歷:

1980. 09-1984.07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農學系 獲農學學士

1998.07-09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合作研究

2003-2006 美國麻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植物與土壤科學系 訪問學者

從事農田生態管理及菜用大豆品種的選育工作

主要研究方向: 作物高產生理、菜用大豆生理育種

主要研究項目:

1. 國家科技部項目“東生號系列高產優質大豆品種試驗與示範”

2. 中科院知識創新重大項目“黑土退化阻控與保護技術體系”

3. 中科院扶貧重點項目“東北寒區特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技術試驗與示範”

4. 哈爾濱留學基金項目“寒區高產優質綠色菜用大豆的選育技術”

5. 黑龍江省留學基金項目“高產優質綠色菜用大豆品種的繁育技術與示範開發”

6. 黑龍江省科委重點項目“大豆超高產試驗示範與配套技術研究”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